|
发表于 2021-1-13 21:08:36
|
显示全部楼层
先生可能说的是蜡石,伊河多一些,可上工雕琢,栾川石友又称其为“龙王玉”。
所谓河洛玉,《云林石谱》曾有记载,洛阳地区的洛河石(现石友称河洛玉,主要成份为石英,与黄蜡石质同,但成因差别较大,颗粒粗,但上蜡后也比较油润,多作型石观赏,不如蜡石细腻),还有虢州石(出自卢氏,洛宁,灵宝一带,可制砚),白马寺石(不知所云,未曾见过实物)。
数年前黄蜡石炒作极盛时曾到过伊河源头的溪流中寻觅过,看有挖掘机在河道上开肠破肚探寻黄蜡石,也在山上开挖水晶的矿洞中寻到很多被遗弃的小块原生蜡石。
洛阳石文化比较厚重,但今天一落千丈,比之后来居上的柳州等地已是云泥之别。
洛阳地域的石种比较丰富,好的牡丹石,嵩山国画石,汝阳梅花石,嵩县竹石等都可登大雅之堂。天然水冲石如黄河日月石及其它画面石质朴耐品,独领风骚,新石种也屡有出现。
现在洛阳的石友特别是开石馆的比较苦逼,但手中也不乏精品。趁现在市场低迷,政府如能加以引导,收寻一些建立奇石博物馆岂不美哉。大陆游客到台北对那块肉石趋之若鹜,洛阳藏家有的肉石不比它逊色半分。也感叹十年前曾在伊河源石农家遇一方山流水肉石,火柴盒大小,酱红带皮,八百元未入手。半年后再去才知已被广东藏友以上万元请走。记得那卖石老妇还诅咒人家坑了她,可能是卖了高价引起不小轰动,有懂石的人对她说了什么。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