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是个好帖子。
中国的“酒文化”,源远流长。
“何以解忧,唯有杜康。”(三国,曹操:《曹操集・短歌行》,中华书局,2012年版,第5页)曹操的这句话为杜康酒做了免费广告,也让洛阳的伊川县、汝阳县,还有陕西省白水县,三个“杜康酒厂”打了30多年“杜康酒商标”官司,国家工商部门和法院也为此付出无数心血。
“李白斗酒诗百篇”,使其成为“诗仙”,尽人皆知。 竹林七贤的首席人物阮籍,也个酒徒。“(阮)籍胸中垒块,故须酒浇之。”也留下了扬名后世的82首《咏怀》。
无论是李白还是阮籍,他们的灵感爆发,应该都是“微醺”状态,如果真的烂醉如泥,或者想刘伶那样一醉几年,恐怕难以写出传世之作。
美酒饮教微醉后,好花看到半开时,
这般意思难名状,只恐人间都未知。
这才是喝酒的理想意境。 |